序号
|
企业名称
|
所属行业
|
企业类型
|
2021年主营业务收入
(万元)
|
2021年绿色产品*销售收入
(万元)
|
企业自评价得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企业名称
|
|
||||
所属行业
|
|
||||
组织机构代码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
||||
主营业务
|
|
||||
主要产品及占比
|
|
||||
绿色产品销售收入
|
2019年:
|
2020年:
|
2021年:
|
||
2019-2021年绿色产品累计开发数(种)
|
|
||||
截至2021年相关专利数(含软著)(项)
|
|
||||
2019-2021年参与相关标准制修订(项)
|
|
||||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的产品碳足迹报告
|
□有 □无
|
||||
企业性质
|
内资(□国有□集体□民营)□中外合资□港澳台□外商独资
|
||||
是否上市公司
|
□否
□是(上市时间: ,股票代码: )
|
||||
是否有产品出口
|
□否
□是(主要出口地点: )
|
||||
通讯地址
|
|
邮编
|
|
||
注册机关
|
|
注册资本
|
|
||
成立日期
|
|
法定代表人及电话
|
|
||
申报工作
联系部门
|
|
联系人
|
|
||
联系电话
|
|
传真
|
|
||
手机
|
|
电子邮箱
|
|
||
企业简介
|
主要包括:企业基本情况、经营状况、主导产品及市场占有率、主要工艺和产能、管理体系及所获奖励荣誉等情况。
(800字以内)
|
||||
企业绿色设计亮点及成效
|
主要包括:
1、企业贯彻落实绿色设计理念和低碳发展要求的做法,开展产品生命周期碳足迹、水足迹和环境影响分析评价,应用评价结果制定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及产品绿色化措施;
2、企业绿色设计技术创新的经验和成效,加强产品设计研发机构和专业团队建设,应用绿色设计基础数据库及先进设计工具与方法,应用数字化、低碳化、轻量化、循环化、模块化、集成化、设计制造一体化等方面绿色设计关键技术,开发高性能、高质量的绿色低碳环保产品;
3、绿色产品推广做法和成效,参与制定绿色产品相关的技术规范、标准或政策,绿色产品在产品结构中比重、销量及产值情况,绿色品牌培育和发展经验。
(1000字以内)
|
评价要素
|
评价标准
|
评价结果
|
证明材料说明及页码索引
|
||
1、申报企业基本条件(一票否决项)
|
符合情况
|
——
|
|||
1.1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
□符合 □不符合
|
|
|||
1.2具备有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三年内未发生重大及以上安全、质量、环保事故,无安全、质量、环保、能耗不良信息记录。
|
□符合 □不符合
|
|
|||
2、申报企业综合水平评价
|
标准分值
|
得分
|
——
|
||
30分
|
|
——
|
|||
2.1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和措施
(10分)
|
拥有明确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战略,具备开展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碳足迹评价的基础能力,并能够根据评价结果进行产品优化和改进,提出产品绿色低碳水平提升措施。
|
6-10
|
|
样例:
企业拥有明确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战略,具有碳足迹评价及生命周期评价能力,提出产品绿色低碳水平提升措施。详见申报书Px-Px。
|
|
拥有明确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战略,具备开展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碳足迹评价的基础能力。
|
1-5
|
|
|||
无明确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战略,无开展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碳足迹评价的基础能力。
|
0
|
|
|||
2.2管理能力
(4分)
|
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认证、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及本行业代表性管理体系认证中的任意3项及以上。
|
4
|
|
样例:
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等n项认证,详见申报书Px-Px。
|
|
通过上述体系认证中的任意2项。
|
3
|
|
|||
通过上述体系认证中的任意1项。
|
2
|
|
|||
无任何认证。
|
0
|
|
|||
2.3市场竞争力
(5分)
|
主导产品在国际或国内的市场占有率在全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
|
5
|
|
|
|
主导产品在国际或国内的市场占有率在全行业中处于较高水平。
|
3
|
|
|||
主导产品在国际、国内的市场占有率在全行业中处于平均水平。
|
2
|
|
|||
主导产品在国际、国内的市场占有率在全行业中低于平均水平。
|
0
|
|
|||
2.4市场影响力
(5分)
|
拥有国际知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等自主知名品牌,或品牌知名度达到同等水平。
|
5
|
|
|
|
拥有省名牌商标、著名商标等自主知名品牌,或品牌知名度达到同等水平。
|
3
|
|
|||
不拥有自主品牌。
|
0
|
|
|||
2.5企业运营
(6分)
|
运营及财务状况良好,且近3年(2019-2021年)连续实现盈利。
|
6
|
|
|
|
企业运营及财务状况较好,且近3年内连续2年实现盈利。
|
4
|
|
|||
近3年内任意1年实现盈利。
|
2
|
|
|||
企业近3年内持续亏损。
|
0
|
|
|||
3、申报企业绿色设计专项水平评价
|
标准分值
|
得分
|
——
|
||
70分
|
|
——
|
|||
3.1绿色设计实力(20分)
|
3.1.1
创新能力
(4分)
|
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高新技术企业等称号,或拥有相当的技术机构。
|
4
|
|
|
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高新技术企业等称号,或拥有相当的技术机构。
|
2
|
|
|||
拥有省级以下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高新技术企业,或拥有相当的技术机构。
|
1
|
|
|||
不具有任何称号或技术机构。
|
0
|
|
|||
3.1.2
研发投入
(6分)
|
2019-2021年间研发经费支出及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
6
|
|
|
|
2019-2021年间研发经费支出及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处于行业较好水平。
|
4
|
|
|||
2019-2021年间研发经费支出及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处于行业平均水平。
|
2
|
|
|||
无研发投入。
|
0
|
|
|||
3.1.3
创新水平(6分)
|
2019-2021年间获得绿色设计技术或产品相关的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相关奖项,合计10项及以上。
|
6
|
|
|
|
2019-2021年间获得绿色设计技术或产品相关的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相关奖项,合计5-9项。
|
4
|
|
|||
2019-2021年间获得绿色设计技术或产品相关的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相关奖项,合计1-4项。
|
2
|
|
|||
2019-2021年间未获得相关的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相关奖项。
|
0
|
|
|||
3.1.4
人员团队
(4分)
|
建有专门的产品设计研发机构,团队人员30人(含)以上。
|
4
|
|
|
|
建有专门的产品设计研发机构,团队人员10-29人。
|
2
|
|
|
||
建有专门的产品设计研发机构,团队人员10人以下。
|
1
|
|
|
||
无研发人员。
|
0
|
|
|
||
3.2绿色设计基础和关键技术应用(25分)
|
3.2.1
系统设计工具与方法
(6分)
|
具有水平较高的绿色设计相关数据库和设计工具。
|
4-6
|
|
|
具有绿色设计相关数据库和设计工具。
|
1-3
|
|
|||
不具有绿色设计相关数据库和设计工具。
|
0
|
|
|||
3.2.2
设计应用转化能力
(5分)
|
具有完善的检验验证、计量测试等绿色设计应用转化能力。
|
4-5
|
|
|
|
具有检验验证、计量测试等绿色设计应用转化能力。
|
1-3
|
|
|||
不具有检验验证、计量测试等绿色设计应用转化能力。
|
0
|
|
|||
3.2.3
全生命周期评价应用
(6分)
|
提供3份及以上产品的生命周期评价报告,且报告包含碳足迹定量评估内容,提出产品绿色低碳水平提升措施。
|
5-6
|
|
样例:
企业拥有明确的绿色,提供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报告n份,报告均涉及碳足迹定量评估,提出了提升产品绿色低碳水平的……措施。详见申报书Px-Px。
|
|
提供2份及以上产品的生命周期评价报告,且报告包含碳足迹定量评估内容,提出产品绿色低碳水平提升措施。
|
3-4
|
|
|||
提供1份及以上产品的生命周期评价报告,且报告包含碳足迹定量评估内容,提出产品绿色低碳水平提升措施。
|
1-2
|
|
|||
未提供生命周期评价报告,或报告未包含碳足迹定量评估内容。
|
0
|
|
|||
3.2.4关键技术突破和应用(8分)
|
在轻量化、低碳化、循环化、数字化、模块化、集成化、设计制造一体化等方面,采用3项及以上绿色设计关键技术,并提供应用案例。
|
8
|
|
|
|
在轻量化、低碳化、循环化、数字化、模块化、集成化、设计制造一体化等方面,采用2项绿色设计关键技术,并提供应用案例。
|
5
|
|
|||
在轻量化、低碳化、循环化、数字化、模块化、集成化、设计制造一体化等方面,采用1项绿色设计关键技术,并提供应用案例。
|
3
|
|
|||
无相关技术应用情况。
|
0
|
|
|||
3.3绿色设计产品情况(20分)
|
3.3.1
绿色产品开发情况
(6分)
|
2019-2021年期间,累计开发绿色产品10种以上。(绿色产品包括:①国家或省级绿色产品(列入绿色设计产品以及节能、节水、再制造、资源综合利用、有毒有害原料替代等国家或省级目录中的产品);②由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认证的绿色产品(提供认证报告);③其他绿色产品(提供相关检测报告)。)
|
5-6
|
|
|
2019-2021年期间,累计开发绿色产品6-10种。
|
3-4
|
|
|||
2019-2021年期间,累计开发绿色产品0-5种。
|
0-2
|
|
|||
3.3.2
绿色产品生产能力
(5分)
|
绿色产品产量及其占比,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
4-5
|
|
|
|
绿色产品产量及其占比,处于行业平均水平。
|
1-3
|
|
|||
绿色产品产量及其占比,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
0
|
|
|||
3.3.3
绿色产品销售情况
(5分)
|
绿色产品销量或销售额占比,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
4-5
|
|
|
|
绿色产品销量或销售额占比,处于行业平均水平。
|
1-3
|
|
|||
绿色产品销量或销售额占比,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
0
|
|
|||
3.3.4
标准政策参与情况
(4分)
|
2019-2021年期间,申报企业牵头或参与制定各类绿色设计、绿色产品及绿色制造相关标准、技术规范、政策等,合计2项得1分,每增加1项加1分,满分得4分(5个)。
|
0-4
|
|
|
|
3.4绿色发展水平
(5分)
|
①获得国家级或省级绿色工厂称号;②获得国家级或省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称号;③负责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④获得绿色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称号。⑤获得国家级或省级能效“领跑者”企业称号⑥获得国家级水效“领跑者”企业称号或省级节水标杆企业称号。拥有上述6项中的任意3项及以上。
|
5
|
|
|
|
上述6项中任意2项。
|
3
|
|
|
||
上述6项中任意1项。
|
1
|
|
|
||
无相关称号。
|
0
|
|
|
||
4、申报企业自评价总得分
|
|
我单位自愿申报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并郑重承诺本次申报所提交的相关数据和信息均真实、有效,愿接受并积极配合主管部门的监督抽查和核验。如有违反,愿承担由此产生的相应责任。
负责人签字:
(公章)
年 月 日
|
企业名称
|
|
|
所属行业
|
|
|
主导产品
|
|
|
示范企业批次
|
□第一批 □第二批 □第三批
|
|
绿色产品开发数量
|
2021年绿色产品开发数量(种)
|
|
绿色产品销售情况
|
2021年所有绿色产品销售收入(万元)
|
|
相关专利数(含软著)情况
|
截至2021年相关专利数(含软著)(项)
|
|
2021年相关专利数(含软著)(项)
|
|
|
相关标准制修订情况
|
截至2021年参与相关标准制修订(项)
|
|
2021年参与相关标准制修订(项)
|
|
|
产品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价情况
|
开展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的主导产品碳足迹评价,提出提升产品绿色低碳水平的措施(500字以内)。
|
|
绿色产品设计开发和推广情况
|
介绍2021年企业新开发的绿色产品以及产品市场推广情况(800字以内)。
|
|
关键技术应用情况
|
企业采用绿色设计关键技术情况,如轻量化、低碳化、循环化、数字化、无害化、易制造、易回收、高可靠性和长寿命等关键绿色设计技术,以及绿色设计与制造一体化技术和工艺等(1000字以内)。
|
|
企业绿色设计推行典型模式或经验
|
企业推行绿色设计的管理模式、典型案例或经验等(1000字以内)。
|
|
问题与建议
|
总结行业或自身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1000字以内)。
|
|
备注
|
若有相关证明材料,以附件形式附表后。
|
电话:0317-8851134 传真:0317-8851134 邮编:061500 冀ICP备05028085号-2 沧公备:13090002001073
您是本站第105010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