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户沧州经济开发区的北京现代沧州工厂项目正式开建在即。一方是挑起河北转型发展重担的临港城市沧州,一方是北京最大的单一制造企业北京现代,这一项目被看作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明星”项目也就不奇怪了。加上这是北京现代首次在京外投资建厂,这使得该项目的最终落地备受关注。
舆论普遍认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语境下,北京现代落子沧州,是一步多赢之棋。
该项目将如何改写沧州乃至我省汽车产业格局,又将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带来哪些新气象?项目正式开工建设仪式举行在即,本报记者进行了先期探访。
龙头项目到来,沧州关联产业加速聚集
从沧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一路向东,驱车不到10分钟,眼前出现一大片平整土地,据了解,其面积达191万平方米,这里是开发区的最东头,东临京沪高速,北临307国道,距沧州市区不过25分钟的车程。
交通便捷、拆迁任务少、土地平整度好,在这块被北京现代企业负责人一眼就相中的土地上,将崛起一座总投资74.5亿元的现代化工厂。
3月31日下午,记者在现场看到,虽然奠基仪式计划悬挂的彩旗和气球尚未就位,但北京现代沧州工厂开工奠基仪式的准备工作已经开始,几辆黄色的推土车随时待命,被春雨滋润着的土地一眼望不到边。
“北汽将在沧州及黄骅开发区打造一个百万辆级产能的特大汽车制造基地,年产值预计达到1000亿元。”在这片土地上,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擘画着这样的蓝图。
据了解,北京现代沧州工厂及配套项目总投资120亿元,将通过新建方式一次性建设世界一流的30万辆整车生产项目。新工厂投产后将生产一款经济型轿车和一款SUV改款车型,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360亿元,年纳税额超过40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这是北京现代首次在京外地区投资建厂。去年,已经位居全国整车销量前四名的北京现代全年产销112万辆整车,位于北京顺义区的三家整车生产工厂产能已经饱和,如果沧州工厂建成投产,北京现代年产能将达到140万辆。
北京现代的强势进驻让沧州经济开发区这个名不见经传的省级开发区一下子“火”起来,当地人将此视为开发区乃至沧州发展的转折点。开发区管委会提供的一份规划图显示,在北京现代沧州工厂周围,分布着三块总面积超过3500亩的配件区和一块近2000亩的物流区。此外,还规划有新能源汽车区和综合配套区。依托北京现代这一龙头,当地建设汽车产业园,打造产业聚集区的发展意图清晰可见。
与北京现代沧州工厂建设项目仅一街之隔,是沧州经济开发区内最大的一家钢管企业。
钢管业是该区一大支柱性产业,大大小小的钢管企业有十多家,一直以来,当地以钢管业作为装备制造业的代表。但近年来,由于行业整体形势低迷,本地企业属于低端装备制造的窘境日益显露出来。
“发展以汽车整车制造和配件产业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业。”沧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郭万义认为,抓住北京现代沧州工厂这一强力引擎,当地装备制造业从低端发展到高端制造的距离似乎只有一街之隔了。
北京现代沧州工厂开工也让沧州打造汽车城的梦想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2013年12月26日,北汽集团华北(黄骅)汽车产业基地一期工程投产,目前月生产整车能力达3000辆。二期工程正在积极筹建,最终年生产能力将达到40万辆/年整车产能。
2015年3月18日,北汽集团(华北)微车产业基地项目正式落户沧州,2017年底形成50万辆/年整车产能。
按照相关设想,北汽集团大力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也将在沧州经济开发区扩大生产……审视沧州汽车产业近年来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该市汽车产业格局已基本形成黄骅与沧州经济开发区两大支点。
汽车制造产业加速扩张,不仅能推动该市传统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还能强力带动当地传统石化、机械制造等产业的提升。
“沧州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有200余家,主要分布在泊头、河间、沧县等地,虽然已具备一定规模,但普遍存在产品结构单一、自主研发能力弱、标准化程度不高等弊端。龙头企业的进驻将使沧州本地汽车零部件企业融入到竞争中来。”沧州市发改委副主任刘丽华认为,创新能力决定着谁能获得近水楼台的优势。
此外,化工材料、皮革、板材装备等沧州传统产业也纷纷瞄准生产车用产品,“对沧州诸多相关产业的整合和拉动作用已经显现。”刘丽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