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加快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已成为当前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深入研究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主要特征,分析了链接两者发展路径的关键要素,提出了如何以基础优势促进创新、推动创新资源优势互补、实现科技和产业跨界融合发展的重点路径和策略,为新时期破解创新发展难题、提高创新质效等提供参考。
关键词: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协同发展;跨界融合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两大关键要素,科技创新是产业创新的基础支撑,产业创新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引领。着力推动科技和产业协同创新,对于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一、以科技创新优势铸造产业创新优势
国内外诸多成功案例和实践经验表明,以系统性创新思维将自身科技创新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的地区,往往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和周期内大幅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率,并快速占据产业创新和市场发展的制高点。科技创新是一项艰巨繁重的基础性工程,重大科技创新更是持续周期长、投入要素多、流程复杂性高的系统性工程。在全球经济发展形势和科技格局不断变化的大背景下,许多地区结合不同发展时期的发展重点开展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但随着形势任务的不断变化,技术创新的侧重点不断调整,许多科技创新成果未能全面转化为产品和产业发展的优势,而这些技术创新成果若能被充分有效利用,将会对产业发展起到关键的促进作用。因此,应当创新发展思维,结合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和科技创新布局,充分梳理整合已有的科技创新成果、资源和技术创新优势,深入发掘市场和发展需求,研究开发和推出一批符合需求的新产品和新技术成果,创造性地构建新型产业发展形态,推动当前产业形态实现多个方向的创新,进一步增强发展韧性,最终实现系统性创新变革,不断铸造产业发展的创新优势。
二、以产业创新优势铸造科技创新优势
从世界先进地区的实践经验来看,几乎所有重要科技创新的成功,都需要高质量、可持续的产品和产业的发展来提供源动力。经过多年的发展,许多地区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区位特点等优势形成了重点主导产业,品牌效应和产业优势日益凸显,产业链不断拓展和完善。在新的发展背景下,这些产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通过多元化创新不断适应市场需求环境。以产业发展和产业创新优势为载体,可以有效发掘科技创新资源和要素。一方面,产业创新优势可以吸引资金、创新人才、研发平台、创新工程项目等科技创新所需的关键要素;另一方面,产业创新发展过程中也会催生出新的市场和产品需求,进而产生新的科技创新需求。比如,可以利用主导产业实现持续创新发展,为科技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针对主导产业链中依赖外界的或需求量大但生产能力和效率不足的重点环节开展科技创新,促进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发展,为科技创新项目不断积累新成果、取得新突破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撑,从而将产业发展和创新优势转化为科技创新优势。
三、构建科技和产业创新人才融合支撑的系统性发展新格局
创新人才融合发展是创新生态的重要环节。应尽可能打破各类条件限制,引进一批重点领域的国际顶尖科研人才和产业管理人才。对于引进高水平人才队伍乏力的重点领域,要积极采取“走出去”策略,持续选派高素质年轻人才队伍到科技和产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和地区学习深造,学习先进经验和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开展核心研究所需的理论知识;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在发达地区建立企业科技研发中心和产业发展管理中心,广泛吸纳当地顶尖人才。通过培养和带动模式,形成与高水平人才高地持续共享人才技术资源的良性发展格局。在此基础上,定期推动区域内科技创新人才和产业创新人才的轮岗实践和交流协作,让科技创新人才在复杂的产业发展环境和市场需求环境中锤炼自己,充分掌握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导向,为精准开展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支撑。同时,让产业管理人才深入科研创新环境,充分掌握产品研发的技术特点、性能参数以及科技创新的未来趋势和方向,深刻了解产品和产业发展的最新情况等,有利于更为精准有效地开展产品推广、市场发掘,实时动态调整营销模式、应用场景,更加有力有效地助推产业创新发展,不断营造并形成技术人才和产业人才相互流通、协同互补的创新人才培养新格局。
四、构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双向反馈调节机制
科技创新并非一蹴而就,产业创新同样需要长期的探索过程。构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双向反馈调节机制,可以实现实时动态调整技术研发方向和市场营销导向,有效节约资源,实现效率最优。当科技创新无法完全满足市场需求端的设计特点和要求或当时间、资金等成本过高时,科技创新端应及时将情况向产业创新端反馈,并在不同的研发阶段对需求端产品特点及参数进行实时调整,同步调整营销模式和应用场景,做到有的放矢。同时,产业创新端在开展前期产品营销和场景应用时,能够获取大量的消费需求数据和市场环境数据,产品创新端应将数据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挖掘具有更大发展潜力的产品项目和技术参数,并及时反馈给科技创新端,帮助科技创新端调整研发方案和创新路径,推出更加符合消费者心理需求和当下市场环境的产品。这种双向反馈调节机制,可以推动产业发展的全链条、全流程协同一致和高效创新。
五、以产业聚集带动技术聚集,构筑创新资源汇集新高地
产业聚集对技术要素聚集具有强大的牵引作用,而技术要素的聚集有利于吸引各类创新资源汇聚发展,形成强大的创新合力。从当下的产业集聚趋势和特点来看,应当结合区域产业发展特点,推动同类型优势产业资源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实现“1+1>2”的良好效果。对于部分产业和产业链中的短板和弱项,应引进补充资源,着力规划和形成功能体系不断完善、自给自足能力较强的产业园区和聚集区。通过逐步优化产业链生态、固强补弱来实现产业聚集;通过产业聚集优势不断吸引技术研发机构、平台和企业进驻,构建重点产业技术创新研发聚集区;通过发挥产业集群的带动作用,持续支撑各类关键技术要素聚集;通过技术要素的持续聚集,推动实现多层次和多模态的科技创新,为区域构建重要技术创新人才体系和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夯实基础。以良好的技术创新资源聚集效应助力产业创新资源汇集,培养一批产业管理、产业发展规划和未来产业设计等方面的创新人才,最终实现产业和技术两类创新资源“双提升”的良好局面。
六、以多元化技术创新融合推动产业跨界融合发展
从技术创新变革的历史经验来看,单一的技术创新往往难以解决系统复杂的重大问题。而创造性地推动多类型创新技术融合发展,有助于推动产品和产业实现颠覆性变革。当前,农业、工业、旅游业和信息技术产业等多领域的技术创新发展日新月异,市场对推动多元化技术手段创新融合发展的需求越来越高。推动多种技术手段创新融合发展,能够催生新的技术应用模式、应用场景和产品,从而不同程度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模式和体验。通过构建新的消费场景和市场需求,推动产业跨界融合发展,能够形成新的产业模式并创造新的消费和经济增长点。因此,应以跨界产业融合发展产生的消费变革为重要牵引和预期目标,结合实际预设消费场景和需求参数,通过多元化技术手段推动技术创新融合,进而推动产品和产业变革,促进消费升级,从而加速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升生产效率和畅通消费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