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文摘
此栏目下暂无子栏目

中心简介更多>>

       该中心是经县政府批准、民政局注册的非企服务机构。 主要负责收集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信息,建立科研成果信息数据库;建立科研、质量、信息、生产、管理等方面的专家信息数据库;引进专业技术人才,组成专家服务团;组建专家及相关企业的产学研对接平台,组织开展产学研合作对接洽谈活动,协助完成产学研科技成果的转化,做好科技成果的专利申报服务。

        联系人:迟习卿 
        电    话:0317—8861931  
        手    机:13603338667
 
 

 

首页 > 科技文摘

小行星撞击地球“应急演练”将常态化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南皮县产学研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
日期: 2016-11-20
【字号

 

未来完全有能力应对这类灾害威胁
  科技日报北京11月7日电:当大多数人认为小行星撞地球还遥不可及时,美国已经开始未雨绸缪。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网5日报道,该局行星防御办公室联合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FEMA)等多个部门举行会议,讨论假设2020年某个小行星撞击地球时的应急预案。
  这已是NASA和FEMA第三次召开这类“桌面演练”会议。跟以往两次演练会议关注通过改变小行星行进方向以阻挡小行星撞击的偏转任务不同,这次模拟的特别任务是,如果撞击事件瞬间发生,根本没有时间实施偏转任务,FEMA如何应对疏散洛杉矶数千万人口等各种重大挑战。
  演练会议模拟了4年后即2020年9月20日一次具有2%可能性的碰撞事件,被模拟小行星的初始直径大约100到250米,可能撞击到地球一大片区域,美国或许也在其中。在假设演练中,观测人员从现在开始通过地面望远镜对小行星持续跟踪3个月,结果撞击可能性攀升到65%;接下来的4个月,由于太阳挡住小行星,地面观测不得不暂停,直到2017年5月观测才重新恢复。那时撞击概率达到了100%;到2017年11月,观测结果显示,美国撞击点出现在加利福尼亚南部地区。
  小行星科学界向与会代表展示了如何收集、分析并分享小行星撞击地球的预报数据,这些数据可帮助FEMA为公众提供准确、及时和有用信息,也可成为驳斥谣言和虚假信息的有力工具。NASA科学任务指挥部副主任托马斯·楚布根表示:“虽然这类撞击威胁具有高度不确定性以及预警时间太长等特点,但现在我们完全有能力持续观测、预报、制订应急计划以降低损失。”
  FEMA国家应急协调办公室主任莱维提卡斯·路易斯表示,双方今后会将这类演练会议常态化,并积极吸纳地方应急管理部门和私企参与。
  总编辑圈点
  面对宇宙中各路天外来客,地球其实是颗不设防的星球。在人类文明史上,还未发生毁灭性的行星撞击,这只能说是一种幸运。当然,“小打小闹”已经有过,1908年的通古斯爆炸曾经摧毁了两千平方公里的森林,这场爆炸就拜一颗直径仅60米的小行星所赐。建立防御体系,制订应急方案,在行星撞地球的威胁面前,我们需要的是全球协作。毕竟,人类不是恐龙,人类文明的未来,应该掌握在自己手中。
 

您是本站第105010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