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前沿
此栏目下暂无子栏目

中心简介更多>>

       该中心是经县政府批准、民政局注册的非企服务机构。 主要负责收集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信息,建立科研成果信息数据库;建立科研、质量、信息、生产、管理等方面的专家信息数据库;引进专业技术人才,组成专家服务团;组建专家及相关企业的产学研对接平台,组织开展产学研合作对接洽谈活动,协助完成产学研科技成果的转化,做好科技成果的专利申报服务。

        联系人:曹金生 
        电    话:0317—8861931  
        手    机:13832772616
 
 

 

首页 > 科技前沿

燕山大学: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 服务国家重点工程

来源: 科技河北
作者:南皮县产学研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
日期: 2025-07-05
【字号

 

提升科技支撑力,燕山大学积极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体系,着力破解新材料、机械工程、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产业"卡脖子"技术难题,为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产业升级提供智力支撑。
在燕山大学亚稳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助理研究员许世清正在对一款用于汽车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玻璃开展技术攻关。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快速迭代升级,车载智能终端对屏幕玻璃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支撑玻璃生产数字化模拟的核心,是学校刘世民教授团队多年来对玻璃产线各个环节所采集的大量数据。在刘世民的办公桌上,记者见到了这些数据的原始手写本。
如何破局?刘世民教授决定从受高温限制人们一直无法探知的玻璃窑炉内部液流规律做起,为了把它搞明白,刘世民带着团队奔走于全国60多个不同类型的玻璃窑炉,测数据、做分析。
通过不懈努力,刘世民团队终于在全球率先揭示了窑炉内玻璃流液的普适性流动规律。基础理论的突破,让玻璃生产工艺更可控。在学校的支持下,刘世民团队与河北南玻玻璃有限公司展开深度合作,共同开发"一窑两线"玻璃生产工艺,普白玻璃、超白玻璃、超薄电子玻璃……一项项技术瓶颈被突破。
近年来,燕山大学相关团队参与优化的玻璃产线超300条,其产品不仅应用于北京冬奥会场馆、大兴机场等重大工程项目,更成为华为、小米等一众科技公司产品升级的基础支撑材料。
不仅是深耕玻璃材料,在机械工程、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燕山大学不断加大科研力度,通过将科技成果转化收益90%赋予项目团队,建立跨学科、跨学院交叉科研平台,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等一系列举措,持续提升学校科技创新能力。
 

您是本站第112934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