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简报
此栏目下暂无子栏目

中心简介更多>>

       该中心是经县政府批准、民政局注册的非企服务机构。 主要负责收集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信息,建立科研成果信息数据库;建立科研、质量、信息、生产、管理等方面的专家信息数据库;引进专业技术人才,组成专家服务团;组建专家及相关企业的产学研对接平台,组织开展产学研合作对接洽谈活动,协助完成产学研科技成果的转化,做好科技成果的专利申报服务。

        联系人:曹金生 
        电    话:0317—8861931  
        手    机:13832772616
 
 

 

首页 > 新闻简报

沧州晒出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成绩单”

来源: 沧州发布
作者:南皮县产学研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
日期: 2024-03-03
【字号

 

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年来我市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十年来,沧州坚持在项目引进中塑造产业、在承接转移中强化升级,积极融入京津冀综合交通大动脉,大力推动教育交流合作、强化医疗卫生协作,并持续改善全市生态环境质量。
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十年来,沧州坚持在项目引进中塑造产业、在承接转移中强化升级。其中,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在国内首开“企业在河北、监管属北京”的跨区域管理先河;明珠商贸城和明珠国际服装生态新城,吸引了1.2万余户批发商户、600多家服装服饰加工生产企业转移入驻,连续三年入围全国商品交易市场百强榜;河间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是全国第四家、北方唯一一家获批的国家级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
协同创新发展持续强化。沧州积极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和河北·京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构建了“京津研发、沧州转化”的协同模式。十年来,全市与京津共建省级研发平台35家,开展产业技术研究项目500余项,金额超9亿元;全市技术转移服务机构达到33家,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180亿元。
交通设施发展持续深化。沧州积极融入京津冀综合交通大动脉,加快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重要枢纽。目前,津石高速、京德高速建成通车,石衡沧港城际铁路、雄商高铁、津潍高铁正全力施工,邯港、曲港、荣乌高速改扩建等多项工程加快推进,沧州至石家庄已实现高铁直达,与京津雄及相邻城市“半小时”“一小时”交通圈已初步形成。此外,沧州紧紧围绕“打造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大港”的部署要求凝心聚力,奋楫笃行,目前黄骅港上升为全国沿海主要港口,首个万吨级液化码头建成开放,煤炭港区7万吨级双向航道实现首航,原油商业储备基地开工建设,内外贸航线增至35条,成功入选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
基本公共服务持续融合。推动教育交流合作,市直属4所高校、28所中等职业学校,与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等11所京津高校进行校校合作,与176家京津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与32家京津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强化医疗卫生协作,全市25家医疗机构纳入京津冀医疗机构医学影像检查资料互认范围,24家医疗机构纳入京津冀医疗机构临床检验结果互认范围。413家定点医疗机构开通异地住院直接结算业务,442家定点医疗机构开通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业务,307家定点医疗机构开通门诊慢特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业务,参保人员无需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即可享受医保报销待遇。
2024年,我市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提升渤海新区黄骅市、明珠商贸城和明珠国际服装生态新城、河间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等五个京津冀产业转移承接平台能级;加强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加强产学研合作对接,强化创新主体培育,全面推进河北·京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全力推进石衡沧港、津潍、雄商高铁项目建设,荣乌高速沧州段改扩建工程力争2024年底前实现山东方向通车;高质量推进黄骅港规划建设,实施20万吨级航道改造提升工程,打造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大港;扎实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强化稳岗就业优先政策,加强医疗卫生联动协作,扎实推进教育协同发展,打造京津雄农产品保供基地,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您是本站第105010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