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技术推广

中心简介更多>>

       该中心是经县政府批准、民政局注册的非企服务机构。 主要负责收集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信息,建立科研成果信息数据库;建立科研、质量、信息、生产、管理等方面的专家信息数据库;引进专业技术人才,组成专家服务团;组建专家及相关企业的产学研对接平台,组织开展产学研合作对接洽谈活动,协助完成产学研科技成果的转化,做好科技成果的专利申报服务。

        联系人:迟习卿 
        电    话:0317—8861931  
        手    机:13603338667
 
 

 

首页 > 先进技术推广 > 先进技术简介

新型防屈曲支撑结构减震系列技术成果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作者:产学研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日期: 2014-06-07
【字号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型防压屈支撑结构抗震性能及设计理论研究( 50678013)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新型防压屈钢支撑抗震性能与设计理论研究( 8062009)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快速高效混凝土框架结构减震加固技术研究及标准编制BJJQ-2010-169-01。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城市大型及重要建筑灾害防治关键技术研究”:大型及重要建筑防灾技术标准研究(2 006BAJ13804)
        项目简介:
        该项目按一级学科属于土木工程领域,按二级学科属于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领域。涉及到建筑消能减震技术及系列相关产品。具有下述优点:
        (1)改进传力方式、增大阻尼,可防止破坏、提高性能,节约资金;(2)支撑不失稳,截面不需多余设计,侧移刚度略小,地震作用会减小;(3)制作及施工比较简便,免维护、可更换,既适合新建也适合加固;(4)主体施工和支撑安装可分开,建设速度快,社会效益明显;(5)强震后塑性变形收纳于支撑钢芯内,主体结构塑性变形小或处于弹性,可减小维修加固费用;(6)抗震加固对业主和环境影响小、内部损坏小、场地限制少、工期可缩短,甚至不需中断使用等。
        该系列技术涉及到工业产品、配套技术、设计方法、施工工发等方面的创新。围绕该系列技术,已获得2项国家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
        所研发的产品在可靠性、稳定性以及滞回曲线、压拉对称性、极限延性、等效粘滞阻尼比等消能减震性能参数方面与美国、日本等产品性能持平,在经济性方面超过这些产品。
        目前已经在北京工业大学中蓝公寓(3栋1 6~1 8层高层公寓,总建筑面积超过6万平方米)中投入使用,在北京市既有建筑抗震加固中拟采用。
        应用范围:可用于框架结构、底框结构(包括居改商)、内框架结构、排架等结构体系。可能采用上述结构体系的建筑有:医院、商场、展览馆、博物馆、图书馆、办公楼、少量住宅、多层厂房、单层厂房、工业设施等。
        投资规模及效益分析:直接投资30万(主要用于钢材加工机具),效益按每年为5万平米建筑加工制作类似产品来简单计算,经济效益可达45万。如现有工厂已有铣床、剪板机、折板机、焊机、钻机、切割机,则不需要投资。
        合作方式:部分专利转让、技术合作、入股、技术服务等方式。
        联系方式: 姓名 高向宇 办公电话
        E-mail gaoxy@bjut.edu.cn 手机:13581551068
        所在学院:建工学院
 

您是本站第105010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