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简介

中心简介更多>>

       该中心是经县政府批准、民政局注册的非企服务机构。 主要负责收集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信息,建立科研成果信息数据库;建立科研、质量、信息、生产、管理等方面的专家信息数据库;引进专业技术人才,组成专家服务团;组建专家及相关企业的产学研对接平台,组织开展产学研合作对接洽谈活动,协助完成产学研科技成果的转化,做好科技成果的专利申报服务。

        联系人:迟习卿 
        电    话:0317—8861931  
        手    机:13603338667
 
 

 

首页 > 科技成果推介 > 科技成果简介 > 新能源类

非隔离光伏并网逆变器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作者:产学研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日期: 2014-06-01
【字号

 

成果名称
非隔离光伏并网逆变器
成果编号
0401011
所属学院
自动化学院
联系人
谢少军
职务/职称
教授
联系方式
025-84892303
xsj@nuaa.edu.cn
项目基本情况
专利授权日期
申请日期:09.11.24
 
          10.1.22
专利号
200910234342.9
200910234343.3
201010100903.9
专利种类
■发明           □实用新型            □外观设计
成果受资助及获奖情况(时间/类别)
 
技术成熟程度
□试生产阶段□小批量生产阶段□批量生产阶段■其他
合作方式
■整体转让 ■技术许可 ■合作开发 ■技术入股 ■其他
项目简介
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拥有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和成本低等优势。在欧洲等市场上非隔离并网光伏逆变器占有很大的市场比例。
由于没有低频或高频的隔离变压器,非隔离光伏并网逆变器的一个关键的技术问题是必须要解决漏电流问题。目前,一些技术领先的公司(如SMA Solar等)都申请了专利保护其高效率的非隔离光伏并网逆变器电路结构。
本项目组通过研究获得了一种优化的非隔离光伏并网逆变器电路拓扑,兼具有低漏电流和高效率的优点。漏电流明显小于SMA公司的H5电路,效率与其相当。
已研制了3kW实验样机,采用Buck-Boost变换器实现MPPT,该变换器采用一种新型的PWM控制策略;逆变器采用oH5拓扑;采用可实现高电流质量和内在反孤岛的并网电流控制策略。上述三项关键技术均属首创,已申请发明专利。
实验样机主要参数和性能为:输入(光伏电池输出)200-550V、输出240V/50Hz(标称值,可以为其它频率和电压)、最大输出功率3500W。最高效率95.2%,欧洲效率93.8%。采用改进的扰动观测与增量电导相结合的MPPT方法,专利(申请中)反孤岛技术。具备CAN总线通信接口,有完善的保护功能。
 
 
 
 
3kW非隔离光伏并网逆变器外形与内部线路(局部)
 

您是本站第105010位来访者